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建院五周年十大事件
发布日期:2024年12月31日 22:09点击次数:
五年砥砺,硕果累累。在这五年中,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秉承“创新、合作、卓越”的理念,致力于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社会服务。值此五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过去,精选出十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以此展示研究院的发展历程与辉煌成就,共同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
1、首次在国内设立环境法医学交叉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点
首次在国内设立环境法医学交叉学科和博士、硕士学位点,开启国内生态环境损害鉴定领域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先河。
2、编写完成我国首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系列教材12册
编写完成我国首套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系列教材12册,成功获批山东大学高质量教材、研究生核心课程教材,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规划、2024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3、首次在全国成立司法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
与司法部成立司法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承担制定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技术标准、开展继续教育培训等职责。
4、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编制
编制完成国内首部《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2020年)》和《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白皮书(2024年)》,均获司法部认可采纳和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指引。
5、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编制
编制完成国内首批《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指导案例(2020年)》和指导案例(2021年),均获司法部认可采纳和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典型案例指导。
6、青岛“4.27交响乐轮”重大溢油事故处置
青岛黄海2021年4·27“交响乐”轮海上溢油特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高振会院长作为应急处置专家,全程参与溢油事故处置应急时间长达2个月,并作为专家组长论证提出了停止溢油应急工作意见,得到了政府采纳,宣布停止本次溢油特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7、地方生态环境立法评估
开展地方生态环境立法工作,完成《山东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草案)、《吉林省标准化条例》(草案)等地方性法规草案,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制度支持。
8、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溯源及监测控制研究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及监测评估联合研究、山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制定及路径研究,开展临沂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技术支撑服务项目。
9、典型、疑难生态环境损害案件鉴定评估
开展泰山人文生态、大气污染、气候变化损害等典型疑难案件鉴定评估和修复,为全国各地公检法、环境、资源等部门、环保组织提供司法诉讼证据支持。
10、全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人培训
依托山东大学和司法部基地平台,受司法部和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委托培训人员达12900多人次,加强了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队伍建设,为提高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