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科研成果

林佳宁副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4年06月07日 08:51点击次数:

近日,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林佳宁副教授课题组在新烟碱杀虫剂在山东半岛的污染行为、来源和潜在风险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Neonicotinoid insecticides in well-developed agricultural cultivation areas: Seawater occurrence, spatial-seasonal variability and ecological risks”为题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Top, IF=13.6)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Elsevier出版,致力于发表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高水平前沿学术成果,是国际环境学界广泛认可的享有高度学术声誉的期刊。课题组硕士研究生廖凌志为第一作者,林佳宁副教授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

新烟碱杀虫剂(NEOs)是继有机磷酸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之后,广泛使用的新一代杀虫剂,占全球市场的四分之一,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小型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在农田和城市中有广泛的用途。由于新烟碱的大量使用以及其高亲水性和降解时间长等特性,目前在全球的水、土壤和大气中均有检出。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新烟碱会导致蜜蜂种群数量下降,并且对于其他非靶标生物(例如鱼类和鸟类等)有潜在危害,也可以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当前对新烟碱在环境中的污染调查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和淮河等地表水中,对海洋环境中新烟碱的研究还存在空白,尤其是对多种种植类型同时产生的陆地压力下沿海环境中新烟碱的污染情况知之甚少。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水果、蔬菜和粮食生产基地,地理上三面临海,污染物通过入海径流输送到近海。沿海环境是陆海交汇的多功能生态区,具有重要的服务功能和价值,研究新污染物迁移传输的主要驱动因子对于新污染物的治理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调查了山东半岛沿海在旱季和雨季新烟碱的检出、时空分布、潜在来源和生态风险,该地区是雨季海水中 åNEO 的浓度(表层:195.46 ng/L;底层:14.56 ng/L)高于旱季(表层:10.07 ng/L;底层:8.45 ng/L)。在雨季,新烟碱 在山东半岛北部和东部地区达到峰值,该地区主要是内陆水果种植区。而旱季莱州湾的浓度更高,受到来自蔬菜种植区河流的影响。通过PCA源解析得出在雨季新烟碱主要来源为粮食作物、水果和棉花种植,旱季以小麦和蔬菜为主。53.8%的监测点位出现中度及以上生态风险;总体来看,雨季近地天体主要以IMI为主造成高风险,旱季近地天体主要以CLO为主造成中等风险,应提前预防和控制。

林佳宁课题组主要从事于海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修复工作,研究方向包括:(1)典型新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2)典型生态损害的生态效应研究;(3)生态损害防控功能材料研究。该工作得到了山东大学“青年学者未来计划”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4.134621



【作者:林佳宁;编辑:王金铭;审核、责任编辑:林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