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师生日记

【学生日记】山海为证,研学致远——山东大学2025年度亚洲暑期混合交流项目参加者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9日 08:45点击次数:

盛夏的风裹挟着期待,2025年8月9日,我怀揣着首次踏出国门的雀跃与好奇,抵达韩国仁川机场。走出航站楼时,中心校区与千佛山校区的老师同学们已在等候,我们一同奔赴成均馆大学,开启为期一周的研学之旅。更添暖意的是,两位热情的韩国友人自发驱车前来迎接 —— 车厢里流淌着轻快的 K-Pop 旋律,我们用英语夹杂着手势,你一言我一语地诉说对未来几日的憧憬,这场跨文化交流的序幕,就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里缓缓拉开。

在成均馆大学访学的行程中,我们发现韩国人有着“惜时如金” 的作息,人均凌晨两点入睡,却总能保持充沛精力。我好奇的问他们,不困吗?他们说他们爱喝咖啡,一人每天三杯咖啡。我大为震惊,在第二天上课时我也尝试了他们的特有的冰块咖啡——一杯咖啡半杯冰,果然十分提神,以至于金东建教授关于“拦沙坝”的讲座印象十分深刻,他结合自身科研经历,反复强调 “格物致知” 的真谛,鼓励我们面对未知时,既要怀揣孩童般的好奇心,更要保持独立的批判性思维,这番话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

8月20日,研学的脚步转向日本长崎大学。在茶道体验课上,当看到抹茶研磨、点茶的流程时,我不禁会心一笑 —— 这分明与中国唐宋时期的茶道仪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更让我心头一暖的是,茶席后方的墙上,悬挂着一幅用汉字书写的禅林用语“南山打鼓北山舞”,笔墨间的韵味跨越千年,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深远影响,也读懂了文明交流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真谛。

这段旅程不仅是文化的探寻,更让我解锁了许多 “冷知识”:韩国与日本对冰水的偏爱,并非单纯的习惯,而是源于古代 “冰块稀缺” 的历史 —— 在过去,冰水是高规格的待客之物,象征着对客人最诚挚的尊重。原来每一种日常习惯背后,都藏着一段独特的文化记忆,这也让我更加明白:世界的广阔,正在于不同文化都有其不可替代的精彩。

但若问此行最珍贵的收获,当属那些跨越国界的友情。可爱的韩国朋友努力学习中文和我们交流,在参观曲阜孔子博物馆中看到成均馆大学的校史起源于儒家文化惊呼神奇。日本朋友带着我们参观和平公园、天主教堂,打卡动漫柯南里的同款眼镜桥,介绍日本的美食——拉面、寿司,陪我练习简单的日语交流。当然最开心的是和同为山大人的伙伴们并肩同行的时光,在韩国olive young大包小包的战利品赶公交,回到济南后围坐在一起吃烧烤、碰杯畅谈,在KTV中看日韩朋友现场唱跳气氛嗨爆,带外国友人体验烧脑悬疑剧本杀,在打卡日本动漫坡时大家热心地互相拍照,伴着绝美的晚霞漫步走向滨町街,在药妆店里一起查攻略、挑好物…… 这些细碎的瞬间,串联成了最温暖的回忆。

回望这段旅程,满心都是感激。感谢学校给予我这样宝贵的机会,让我能走出校园,亲身体验不同文化的魅力;还记得项目结束那天下午,日本老师用英语问我“这次访学感受如何”,我笑着脱口而出 “Very good!Very nice!”,这不仅是对旅程的评价,更是发自内心的喜悦。感谢导师段海燕的悉心支持,也感谢勇敢迈出第一步的自己 —— 这段经历,就像我在山东大学研究生生涯这个“副本任务”中,意外收获的一份珍贵“小礼物”。

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与世界的距离,只差一份勇敢和一张机票。未来,我会带着这份收获与感动,继续在更广阔的天地间探索、前行,让自由的脚步,永远朝着热爱与理想的方向。


【作者:张慧颖;编辑:王金铭;审核、责任编辑:林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