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一行参加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国家级高级研修班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3日 21:22点击次数:
2020年8月15日至19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简称研究院)高振会院长带领研究院老师一行,赴烟台参加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国家级高级研修班。本次研修班是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20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53号)精神,提升海洋科学类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素质而举办。研修班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鲁东大学承办。
研修班开班仪式
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海洋生物资源养护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细致的讨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李华军,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杨红生,山东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管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王云中,鲁东大学特聘教授尤再进,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研究员刘爱英,鲁东大学滨海生态高等研究院院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于君宝,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院长高振会等人作专题报告。与会专家围绕会议主题,分别就创新海洋工程科技和发展海洋新兴产业,水域生态牧场建设,海洋增殖放流,侵蚀海岸生态防护,海洋环境污染与保护,湿地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鲁东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邹海林,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处长逄振达,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许国纯等领导出席会议。
李华军院士作专题报告
研究院院长高振会应邀参加授课。会上,高院长作了环境法医学及其应用的专题报告。高院长对环境法医学学科,国际环境法医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专业委员会,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以及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司法部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等进行了介绍。报告采用视频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例结合理论,讲演生动,通俗易懂,引起与会人员的极大关注,受到与会人员热烈欢迎。
高院长作专题报告
会上,根据主办方安排,研究院一行人还在长岛海洋生态馆,长岛海岸带修复与整治工程,长岛近岸养殖腾退工程,九丈崖海岸整治等工程进行参观,体验现场教学,感受长岛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情况。
现场教学:近岸养殖腾退、海岸带修复与整治、长岛海洋生态馆
鲁东大学,坐落在“中国最佳魅力城市”——烟台,是一所以文理工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综合性大学。鲁东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是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主管部门。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是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设有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地理科学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长岛,位于胶东和辽东半岛之间,黄海、渤海交汇处,纵贯渤海海峡,拥有岛屿151个,其中有居民海岛10个。长岛西靠京津,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在地理上封闭了渤海海峡,被称为渤海咽喉、京津门户。2018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2019年,生态环境部授予长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长岛成为全国以海洋为重点,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排头兵。
文、编辑:高蒙
摄影:李奥、耿超、高蒙
审核:耿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