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燕教授课题组在《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09日 15:36点击次数:
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段海燕教授课题组在水泥行业减污降碳领域的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Decarbonization and clean production in China's cement industry: Strategies from the LEAP-LCA perspective”为题发表在国际知期刊《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Review》(SCI、SSCI双检索,Q1,IF=11.2)上。陈思颜博士后为共同一作,段海燕教授、段志远助理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第一单位。
文章基于生命周期分析视角,构建水泥行业LEAP-LCA模型来分析水泥生产的碳排放特征和污染排放情况,提出6项减污降碳技术,形成三种技术组合情景,量化不同组合措施下水泥行业脱碳和清洁生产效果。全生命周期来看,熟料煅烧是污碳排放与减排的最大贡献阶段。在各类措施中,固废原料替代传统石灰石碳减排效果最好,减排贡献比均达到33%以上。同时末端控制减排技术的污染物减排效果最佳,SO2、NOx、PM10减排贡献率平均分别为53.07%、57.1%、61.49%。这些措施组合对水泥行业的脱碳及清洁生产效果的探索为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段海燕课题组主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与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与赔偿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重点聚焦碳排放核算、减排路径模拟、协同减排机制构建、以及区域生态环境损害的识别、量化与责任判定等关键技术。通过构建多源数据支持下的碳排放评估模型与生态损害评估框架,揭示能源结构转型与生态系统风险之间的耦合关系,为实现“双碳”目标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相关研究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态环境部科研专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iar.2025.10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