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学术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科研学术 - 科研成果

程永强研究员课题组在《Talanta》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发布日期:2022年06月08日 14:54点击次数:

近日,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程永强研究员课题组在海洋赤潮毒素检测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 smartphone-assisted microarray immunosensor coupled with GO-based multi-stage signal amplification strategy for high-sensitivity detection of okadaic acid 为题发表在国际分析化学化学权威期刊《Talanta》(JCR一区,IF= 6.057)上。课题组硕士研究生李晓彤为第一作者,程永强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山东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基于智能手机的微阵列免疫传感器

 

海洋赤潮毒素又称“贝毒”,通常存在于海洋生物体中,具有毒性大、防治困难、中毒速度快且无特效治疗药物等特点。人食用含有大量赤潮毒素的鱼或贝类,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近年来频繁发生赤潮所产生的赤潮毒素严重影响水产养殖和食品安全,各国政府对其危害性也越来越重视。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和赤潮毒素研究的不断深入,建立赤潮毒素现场、快速、低成本检测新方法,对确保水产品安全及人体健康极为重要。

本论文结合智能手机和微流控芯片搭建了一套便携的免疫微阵列传感器,以典型赤潮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为研究对象,采用层层组装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氧化石墨烯(GO复合探针,实现了信号的双功能多级放大,与传统的酶联免疫检测相比灵敏度提高了两个数量级。整体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速、高灵敏度等优点,有望进一步发展成为现场检测的通用传感平台在环境污染监测、水产养殖和食品安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程永强课题组主要从事痕量污染分析及溯源技术、环境分析、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应用领域为生命科学、食品安全、水体、土壤、大气等。具体研究方向包括:1. 污染物痕量分析新方法及溯源技术研究;2. 微生物学微流控新技术;3. 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4. 光谱、质谱分析仪器的研发与应用。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大学基本科研业务等项目的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39914022003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