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您的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学研拾光

【学生日记】绿色守望者: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的使命与展望

发布日期:2024年09月12日 15:53点击次数:

在全球化和工业化的浪潮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作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致力于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研究与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科学、公正、客观”的原则,致力于生态环境损害的鉴定评估、环境法医学的研究与教育。研究院拥有一支由高振会院长领衔的专业团队,涵盖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特色。

2024年9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的开学典礼。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研究院的学术氛围和人文关怀。此次开学典礼不仅展示了研究院的最新动态,也是对研究院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的一次集中体现。更让我了解到,研究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科研与教学的并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环保人才。环境法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法学、医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解决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研究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关注环境污染的法律责任和法律救济,也关注环境损害的科学鉴定和修复技术。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我看到了环境法医学的广阔前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法医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环境法医学不仅可以为环境问题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法律保障。环境法医学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需要法学、医学、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共同参与。

张治国副教授以“教书育人,铸造英才”为主题,强调了教育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鼓励,也是对教师职责的重申,即通过高质量的教学活动来培育下一代环保工作者。而牛启桂副教授则聚焦于“科研怎么做”,指出了科研工作是推动环境保护技术进步的关键,它要求研究者们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能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贡献力量。

段海燕教授关于“研究生选课指导、如何就读研究生”的讲话,则为学生们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建议,帮助他们规划自己的学术道路。她提到的生态环境损害法规与技术标准研究方向,表明了环境法医学在环境损害鉴定中的重要地位,这一领域需要法律与科学技术的紧密结合,以确保环境损害的准确评估和合理赔偿。

林佳宁副教授关于“青年人如何励志”的分享,旨在激励年轻学子们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不断学习新知识,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贡献而努力。段志远助理研究员通过“昆明会议、三江源考察体会”的介绍,展示了研究院在生态保护实践中的积极参与,以及对自然环境深刻理解的重要性。宋晓诚、赵伟师哥及黄浩伟同学的发言也让我受到深深地鼓舞。

山东大学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作为环境法医学领域的先行者,其在教育、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贡献,不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也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在这里,我看到了一群热爱科研、追求真理的学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做出了贡献。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生态环境损害鉴定研究院一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者:秦哲;编辑:王金铭;审核、责任编辑:林佳宁】